兩日前,在高雄的「生活百貨」寶雅分店,遭民眾檢舉「公然販售成人用品」,在這則事件中的主角是位「母親」,他檢舉的原因是他就讀「國中」的「兒子」,在寶雅看到了「女性按摩棒」而詢問了母親如何使用,「勃然大怒」的媽媽隨即向有關單位檢舉,高雄市機關以「兒少法」要求寶雅下架所有成人用品,此事引起大眾討論。

 

從上面重點的字,大家不知道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性教育是學校還是家庭的責任?

 

我少時記憶中,我可能不記得健康教育的內容,或許我們對於陰道剖面圖出來時,班上同學會一陣嬉鬧,但我記憶最深刻的不是在學校,而是有一日全家看「鐵達尼號」時,男女主角激情的片段,我媽媽遮住我眼睛的舉動,當我在詢問他們在幹嘛時,我爸爸告訴我:「你長大就知道,現在還小不要問」,那時我產生的第一個想法:性是一個不能被討論的,這是一件負面的事情。

 

我不記得何時開始我能夠正常的看待性,至少是不帶偏見的。多少父母認為性不該被討論,又有多少父母錯失教育孩子正確性觀念的機會。更不用說我們的課綱是否用了對的方式來讓孩子了解,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在摸索中去了解「性」,父母未必需要身體力行地去教導孩子,但父母不需要給孩子錯誤的「性觀念」。

 

難道討論性是一件如此不堪的事嗎?如果換一個時空,媽媽對著孩子說的是:「這是夫妻結婚後會用的東西,主要是伴侶一起使用的,但媽媽沒用過我可能沒辦法跟你解釋」,這樣子孩子可能沒有得到答案,但是這或許會讓孩子知道,性可以是個正面的東西。

 

在此推薦網飛的性愛自修室。

((Netflix影集:性愛自修室,討論青少年與性以及如何面對性的喜劇影集)

 

性的污名與正名

傳統儒家思維與重男輕女的觀念,以及華人社會中濃厚的父權思想。都讓「性」成為以男性思為主導的氛圍。你能發現物化女性的圖片,你能發現極度沙文的文案,因為受眾都是為了男性。正因為如此「性」脫離了「生活」「伴侶」「健康」等範疇,似乎成了「色情」、「慾望」的唯一代表,再不斷的循環之下,最後性成了一種「負面」「私密」的議題,而我們把這樣的觀念給了下一代。

 

經過科學研究與歷史經驗傳承,性一直都是人類社會很重要的一環,就算我們不停的迴避,他終究會用各種的方式被我們碰到,兩性間都有對性的需求,這是毋庸置疑地,我們可能不能避免性在我們原有社會的某種形象,但我們也可以讓他有更正面的樣子,就像你不會因為跟你另一半做愛,而雙方覺得羞恥。

 

 

成人用品與生活用品的區別

 

就當台灣還正在爭論成人用品上架在生活百貨的問題時,歐美已經在討論的是,如何讓成人用品更具美感,更加讓女性使用者喜愛。我們如果走訪如西方國家,我們可以發現在大型賣場中出現一間成人用品店是一個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必須要認清的是,成人用品是建立在生活用品類的一部分,他並不該特別被區隔出來,因為最簡單的來說,性,不正是生活的一部分嗎?

 

近年來,成人用品能夠上架生活百貨,歸功於人們漸漸正視性生活,俗話說:「飽暖思淫慾」,用健康和正面的方式看待性,可能是整體文化提升的一個表現。每個人都想提升或是改善自己的性生活,就像你想改變你的重量,你想要睡得更舒服,這都是生活無法忽視的一部分,當我們都同意上述的看法時,我們又怎麼會覺得,成人用品在生活百貨裡,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呢?

 

如果我在現場,我會和那媽媽話

 

「如果我小孩去買怎麼辦?」

「但是店家依法不會賣」(不鼓勵販售就如同其他酒類菸類一樣)

 

「那如果我小孩看到這東西以後學壞怎麼辦?」

「他整天玩的遊戲看的電視都不會讓他殺人,我無法想像一個女性按摩棒該如何帶壞他」

 

「但是生活用品放這種色情的東西就是觀感不好」

「超商保險套潤滑液在賣超商販賣你怎麼沒有覺得觀感不好」

 

「放這個感覺就是鼓勵你

「全世界的東西放在架上都是鼓勵你去買,只要他合法。」

 

「反正我覺得小孩子不要這麼早接觸到性」

「不管你覺得小孩子該多早接觸,透過目前的媒體他已經能夠接觸任何事情了,你的責任不是要他避開,而是告訴他如何判斷。」

 

「你不覺得很噁心嗎?」

「你買衛生棉會覺得噁心嗎?你與先生做愛時有覺得噁心嗎?你這輩子的性行為只為了「傳宗接代」嗎?」

 

「總之我還是覺得吼

「不好意思我要結帳請你結過

 

 

 

我很高興許多女性願意站出來重視自己的感受,也許多男性願意從女性的角度思考。今天這樣的事情,可能反應世代間的想法差異以及長久存在於我們社會的隱性思維,我認為性應該是往更正面、健康、生活的方式邁進,當我們不在認為成人用品在上我們百貨公司內,還會因為人們檢舉而退居巷內時,或許我們才能真正往前一步。